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文化 -> 学生原创 -> 正文

学生原创

张兴龙:生有热烈,藏于俗常

作者:张兴龙      发布时间:2021-11-05      浏览量:

风起风落,吹过这个过野的青春,带走一些,留下一些。3630→7910→1000,三个宽阔的台阶,无数的细砖碎瓦,组成了他的这段年轻的凛冽和青春的岁月

西安,一个充溢着青春和梦想的城市。张兴龙读高中时便对这座历经数千年的古都心生向往。当带着希望与好奇走向渴望快些到来的大学生活,却发现这座象牙塔是有棱有角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上。来到西科的第一个年头,当生活不再“被安排”,新鲜的乐趣与挑战一拥而上,焦虑、迷茫和渴望都变成了非常具体的东西,他,在那段时间中,迷失了自己。

他开始认清自己是从邢杨青老师的课堂受到启发。刑老师面对他们这群自诩年少而虚掷光阴之辈的劝告使他明白:做个成年人,越早越好。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这句话,对浅薄之辈、年少之辈,总是一种清醒剂。

他认识到那个环境不能与梦想吻合,于是开始降伏自己、改变自己。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搜罗了很多书,不到两周的时间读完《平凡的世界》全三册,此外还有《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你怎么也想不到》……几乎把路遥的所有书籍都读了个遍,之后有余华、贾平凹的作品、还有英美小说作品。一个个日子里,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书堆里,那一页页的书汇总在一起,给了他充分的补给与滋养。

慢慢的,那些因迷茫而凝结起来的心绪,那些落寂的忧伤被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填充。“我是以少平作为自己榜样的,开始踏踏实实地去上好每一节课、读好喜欢的每一本书、做好每一件事,让生活的充实感去消解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于他而言,图书馆不只是自由的文化平台,更是完整人格的修养所。

年轻是一个中性词,它代表着很多缺点:缺乏经验、少不更事、容易冲动。但是也有很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打破桎梏to make a difference(让生活变得不同)。

大三那年,张兴龙担任了班长,投身于集体事务中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得知同班单亲家庭同学身患重病的老父亲急需高昂医疗费用的情况时,身为班长的张兴龙在征得同学同意后立即行动起来,与几位班委共同筹划发起募捐活动,动员全校师生的力量筹集善款,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共筹集到17765.5元,并在第一时间将善款送往医院探望同学的父亲。从小被父母教育“管好自己,不去掺合别人的事”的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自找麻烦”带来的幸福感、充实感,也坚定了“要有所作为,尽最大的努力to make a difference”(让生活变得不同)的人生信条。

他时常回想起西科的生活,再去真真切切的感受那段生活,才发现人生每个阶段对生活的解读都是不同的。而那些曾经同窗四年的好兄弟,经年后依旧并肩、同行如初。可能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走过一段路之后,又慢慢眷念走过的风景,看着眼前的绚烂烟火,而心里浮出来的,却是曾经清风拂过林荫的温柔。

出于梦想,这样的人会迎头撞上怎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真实构成了张兴龙身上那种硬铮铮的精气神。因为,他有更高的理想。

张兴龙在课余时间喜欢关注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尤其喜欢看时评节目。评论员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的方式使他萌发了对外交学的兴趣。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里,他开始为之而努力。即便是跨专业考研心里很没底,但是有了这个梦想,心也就有了方向。

“Growing old is mandatory,growing up is optional”(老去是必然的,成长是可选的)就这样,他朝着那个方向狂奔,按自己的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后来,他顺利被外交学院的外交学专业录取。

读研究生的第二年起,他开始尝试各种实习。期间,经过两轮面试后获得了在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实习的机会。这段三个月的实习经历,是他人生转折的桥梁,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付之于实际行动的桥梁。

他的目光始终在前方,因为他看重的始终是下一个成功。用他的话说:“自己喜欢就往这个方向发展了。”但这看似轻松静好的背后,是无人问津时,他对梦想的执着。

大学本科选择的英语专业是他认为从小到大做的最好的决定,这门课程不仅是他接受新思想的外壳和载体。在他看来,这项技能更是他如今的立足点,他也从没搁置对英语的学习。而读研究生期间每天了解时政新闻的习惯也使他如虎添翼。在经历时政新闻填空、新闻消息稿改写、翻译、作文这四项考试内容及两轮面试之后,最终顺利收到中国新闻社的offer。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尤其是对于刚迈入社会,一切都在起步阶段的张兴龙来说。但只要肯迈步,路就会在脚下延伸的。

虽然有实习经历,但毕竟非新闻学专业出身,在很大程度上他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记者需要掌握的撰写文字稿件、摄影摄像以及其他新媒体编辑形式等复合技能都得从头开始自学。“这跟在学校学习还是很不一样的,找新闻学专业的课本看,同时也在工作中慢慢摸索,把看的内容与实践结合,上手会更快些。”就这样,一步步适应,一点点累积,一步步提高,他很快适应了工作。

不知所为时,他还是会翻翻路遥的作品;形劳疲惫时,他会想在最熟悉的家乡来一份烧饼夹里脊;情绪低落时,他喜欢跑步、徒步、爬山……总之,跟运动相关的都喜欢。这是他的习惯,是他自遣的方式,是他上瘾的事儿。“做着一份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有点小乐趣,为国家做些贡献,就圆满啦。”对生活这件事,他一如从前,充满热望。

在北京生发的任何理想和梦想,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甚至奋不顾身的实践。挑战是直接的,梦想是直接的,在这个地方,要做的事情动辄都是“国家级别”。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中美政党对话”“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施工现场”“北京冬奥会会场筹备工作”“2020年服贸会展区”“中国外交部领事工作国内媒体吹风会”……时时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甚至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春节假期,张兴龙依然奔赴车站进行报道。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张兴龙选择了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就注定与辛苦为伴,与黑夜为友。和许多一线工作者一样,他同样几乎全年无休,随时准备出发,奔赴新闻一线。

但他更愿意潜下身子把新闻做好,关注社会更多角落的身影,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让新闻报道聚焦平凡人。“一个平凡的人+一件平凡的事≠新闻,但一个平凡的人+一件平凡的事+很长的时间=新闻”,他这样想。

“90后男旦鲁威为京剧传承埋下‘种子’”是张兴龙入职后自己做的第一个图片新闻故事,主人公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觉得生活中这种默默坚守的人还是挺多的,于是就有了后来“赫哲匠人孙玉林制作鱼皮画减贫”、“佳木斯农民李东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等更多平凡人物的故事。从个人到国家,从细微的迁变中他感知到平凡世界中每一个平凡工作者的举足轻重。他说到:“中国那么大,都是这些小人物撑起来的。”

每到一座城市,他都喜欢漫步在大街小巷,看这座城的灯红酒绿、寂静无声,用镜头在喧闹的街头中去捕捉人们最自然的表情状态。每一帧画面承载的不仅仅是愉悦人们的美感,还承载了许多来自真实世界的信息,使人沉思,让人关注,为之动容,产生共鸣。

工作两年多了,张兴龙觉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采写,更能让我们看到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这世界上最美妙的风景,是一个个奇特的人。越大的新闻社有越高的平台,能见到越丰富的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实世界,而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让这些真实世界里稀松平常的生活被大写起来。

风起风落,吹过这个过野的青春,带走一些,留下一些。少年,便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主笔:赵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