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逻辑建构与应用”微专业简介
一、微专业特色
“学术英语逻辑建构与应用” 微专业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秉持 “以逻辑建构为内核、以实践应用为导向” 的理念,精心搭建起一套覆盖语言基础筑牢、文本深度解析、翻译写作锤炼以及综合运用强化的全流程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学术英语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考研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全方位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满足研究生阶段对学术英语的实际需求。通过系统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英语的逻辑分析方法,具备跨学科应用的实操技能。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学术英语文本,精准把握文献阅读、逻辑分析、学术表达等核心能力,还能在考研英语初试和复试中表现出色,全面提升学术素养和应试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学生实现从单纯的“应试能力”向深厚“学术素养”的进阶跨越。
三、课程设置
本微专业课程设置以“基础夯实—专项强化—综合实战”为脉络,共设6门核心课程,总学分为12学分,两学期完成。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课程设置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时间 |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学术英语基础应用》 |
2 |
40 |
20 |
|
20 |
考查 |
第1学期 |
《英语学术文本精读》 |
3 |
54 |
30 |
|
24 |
考查 |
第1学期 |
《英语文献基础翻译》 |
2 |
20 |
10 |
|
10 |
考查 |
第1学期 |
《学术英语基础写作》 |
3 |
40 |
20 |
|
20 |
考查 |
第2学期 |
《学术英语综合训练》 |
2 |
36 |
16 |
|
20 |
考查 |
第2学期 |
《英语学术交流模拟训练》 |
1 |
10 |
4 |
|
6 |
考查 |
第2学期 |
合计 |
12 |
200 |
100 |
|
100 |
- |
- |
四、师资队伍
本微专业整合了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优秀师资力量,核心成员长期承担《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课程,部分教师还长期参与考研英语辅导和阅卷工作,熟悉命题规律与能力要求。此外,团队成员还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学竞赛奖以及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等荣誉。
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拟授课程 |
1 |
李 焱 |
副教授 |
《学术英语基础应用》 |
2 |
时 健 |
教 授 |
《学术英语基础应用》 |
3 |
吴敏焕 |
副教授 |
《英语学术文本精读》 |
4 |
王 芳 |
副教授 |
《英语学术文本精读》 |
5 |
袁子淳 |
副教授 |
《学术英语基础写作》 |
6 |
张小涓 |
副教授 |
《学术英语基础写作》 |
7 |
张剑锋 |
副教授 |
《英语文献基础翻译》 |
8 |
付科峰 |
副教授 |
《学术英语综合训练》 |
9 |
赵 斌 |
讲师 |
《学术英语综合训练》 |
10 |
喻 鑫 |
副教授 |
《英语学术交流模拟训练》 |
五、招生对象与报名方式
1.招生对象:面向全校大三、大四学生,特别是有计划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
2.报名条件:已修读《大学英语》或《综合英语》课程;掌握基础语法,具备大学英语四级要求汇量;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报名方式:以“专业班级+姓名”方式报名加入课程QQ群,通过审核后进入班级学习。
4.咨询联系:
联系人:赵老师
电话:13484581327
邮箱:28263594@qq.com
欢迎加入课程QQ群(1064010689)咨询报名详情!
